为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等十部门《全面推进“大思政课”建设的工作方案》,破解当前思想政治教育重点难点热点问题,善用“社会大课堂”搭建大舞台,提升实践教学向心力,8月22日,马克思主义学院《行走的思政金课》摄制组赴交大西迁博物馆拍摄《西迁精神:立心天地为家国的壮丽史诗》教学专题片。
交大西迁博物馆坐落于西安交通大学兴庆校区,占地面积约为940平方米,展出照片、图表和实物等共2200余件,以图文实物和多媒体等展陈形式溯源南洋、致敬西迁、向西而歌,集中体现西迁人“听党指挥跟党走”“打起背包就出发”筚路蓝缕西迁创业的艰苦历程和辉煌成就。目前交大西迁博物馆已是全国首批“大思政课”实践教学基地、全国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、陕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、陕西省党史教育基地等26个基地,成为弘扬西迁精神的重要阵地、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、发挥立德树人作用的重要平台。
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刘雅楠从“一部西迁史是一部拓荒史”“一部西迁史是一部知识分子爱国奋斗史”“一部西迁史是一部听党指挥跟党走的历史”等三个方面,生动讲述了交大西迁的感人历程。西迁的“拓荒者”胸怀大局、无私奉献、弘扬传统、艰苦创业,做到了“没有耽误一堂课、没有少开一次实验”。西迁人是建国初期知识分子爱国奋斗献身国家建设的缩影,他们用忠诚和担当、智慧和才能、奉献和付出生动诠释了西迁精神的深刻内涵,铸造了中国知识分子爱国奋斗的精神丰碑。西迁精神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宝贵精神财富,已经成为不同领域、不同战线广大知识分子共同的精神丰碑,成为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,成为我们奋进新时代、建功新征程的强大精神力量。
《行走的思政金课》是马克思主义学院打造“红色领航,多维协同,合力育人”大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,提高思政课思想性、理论性和亲和力、针对性而策划拍摄的实践教学系列课程。课程重点是围绕红色革命遗址,通过思政课教师实地重温历史,现场情景教学,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,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,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!让学生感受红色情怀,追忆革命精神,进一步增强光荣感、使命感,厚植爱国情怀,赓续红色血脉。




视频链接: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?__biz=Mzg3MDkwMTQyMA==&mid=2247484170&idx=1&sn=06d14f9e83282a1e9e47b36b07853867&chksm=ce87f0c9f9f079dfbdaea1d6d8d2e0be38b6d6eac55173d96bcbf3133b115201053e8a8d6df2#r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