校领导参加“形势与政策”课集体备课会
2024-06-11 09:20     (点击: )

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,进一步贯彻落实高校校领导带头讲思政课相关要求,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和育人实效,6月5日下午,校党委书记马宁,校长卢光跃,校党委副书记郑大远、安增旺,校党委副书记、纪委书记、监察专员张秦安,副校长韩江卫、楼旭明、荆昊参加马克思主义学院“形势与政策”课集体备课会。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袁文伟主持集体备课会。

马宁强调,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关乎高校“培养什么人、怎样培养人、为谁培养人”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,“形势与政策”课是理论武装时效性、释疑解惑针对性、教育引导综合性都很强的一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,是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新时代国内外形势,第一时间推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,引导大学生准确理解党的基本理论、基本路线、基本方略的重要渠道。马宁就进一步提升思政课育人实效提三点要求。一是以更高的站位强化思政课对人才培养的引领作用。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,是用党的创新理论培根铸魂、启智润心的主渠道和主阵地,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。要精耕细作、铸魂育人,更加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,持续强化思政课对人才培养的引领作用,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,厚植青年学生的政治底色。二是以更实举措强化思政课顶层设计。要不断完善工作机制,着力深化教学内容、教学资源、教学方式、师资队伍等方面改革。根据思政课的目标和内容,结合不同专业、不同教学阶段的特点,建立健全规范化、专业化、精细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,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,构建完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。三是以更高维度聚力办好思政课。各部门、各单位要强化责任意识,牢固树立思政课建设“一盘棋”思想,把思政课建设融入日常工作中,加强协同联动,密切配合,发挥协同效应,形成共建思政课的合力,构建全员抓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格局。

卢光跃指出,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。集体备课形式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,既要开展有组织的教研活动,深入研究课程的教学规律,厘清教学重点、理论难点、学生关注点,还要创新课堂教学方法,推动教学改革提升教学效果,切实把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,提升学生的获得感,解答学生的思想困惑,满足学生的期待,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、理论性和亲和力、针对性。

与会校领导围绕“形势与政策”课的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》教学专题的案例选择、教学方法、教学效果进行了交流发言。

会上,袁文伟以《着眼大局 把握大势 ——切实提高“形势与政策”课教学质量》为题介绍了学校“形势与政策”课开设和改革情况。形势与政策教研室主任孙继军传达了教育部和省委教育工委关于“形势与政策课”的教学要点和教学要求等。李圳副教授就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》教学专题进行了说课。

党委宣传部、党委统战部、学生工作部、校团委、教务处负责人,马克思主义学院领导班子成员、各教研室主任、党支部书记以及“形势与政策”课教师代表参加集体备课会。

关闭窗口
地址:西安市长安区西长安街618号 邮政编码:710121 版权所有:西安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