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俊凤,女,1975年生,汉族,北京市人, 史学博士,副教授,硕士生导师,曾进入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后流动站从事研究工作。
主要为本科生、研究生讲授了《中国近现代史》、《中国近现代史纲要》、《中国社会史》、《中国近代社会史》、《中国政治制度史》、《史学概论》、《中国近现代史料学》、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》等课程,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史、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史。
(一)课题研究及学术交流情况:
2012年5月获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第51批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《近代西北地区社会生活方式变迁研究》(2012M511977);2009年主持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《近代关中乡村社会变迁研究》(09I006)。2004年主持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:“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西北地区社会生活方式变迁研究”(项目编号04JK292)。2005年主持院级精品课程《中国近代史》的建设工作。2012年8月入选并参加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主办的全国党史文化论坛。2009年参加由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与复旦大学联合举办的“宋子文生平文献资料”国际学术讨论会。2010年参与《民国西安词典》(西安市地方志办公室主持)编纂工作,编纂“社会生活类”。2001-2004年参与教育部“十五”社科规划项目:“抗日时期(1931-1945)国民政府的西部开发研究”(项目编号01JA770055),承担子课题“社会生活变迁”研究工作。2009年参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:《新式交通与西北地区近代社会变迁》(09YJC770068)。2011年5月参加上海市孙中山宋庆龄文物管理委员会举办的“宋庆龄及其时代”国际学术讨论会。2011年10月入选并参加陕西师范大学、西北大学、陕西省历史学会、台湾极忠文教基金会共同举办的“纪念山西辛亥革命100周年学术研讨会暨海峡两岸第三届孙文论坛”等。
(二)学术专著及论文:
专著:《民国关中社会生活研究》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。《显智慧——千古义士邵逸夫的永恒启迪》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,2015年版。
学术论文:《从符号学角度看党史文化的形成》,《陕西师范大学学报》2014年第2期。《民国时期陕西易俗社的改良及其影响》,《兰台世界》2014年第9期。《辛亥革命前后的陕西学校教育》,《兰台世界》2013年第9期。《宋庆龄女性角色的生活史解读》,《陕西师范大学学报》2012年第2期。《近代公共卫生体系的建立与社会生活变迁》,《社会科学评论》2008年第3期 。《西安事变与西北政局的演变》,《陕西师范大学学报》2007年第2期。《抗日时期西北地区社会生活的变迁》,《西北大学学报》2004年第5期,人大复印资料《中国现代史》2005年第1期全文转载。《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西北地区宗教生活方式的变迁》,《西北大学学报》2006年第5期。《抗日战争中西北地区的地位和作用》,《咸阳师范学院学报》2005年第3期,人大复印资料《中国现代史》2005年第10 期索引。《民国陕西公共卫生体系创建活动探析》,《咸阳师范学院学报》2008年第5期。《宋子文与筹建西京陪都档案资料之所见》,《宋子文生平与资料文献研究》复旦大学,2010年5月版。
Email::quietliu111@aliyun.com